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制作:Rapanui 拉帕努伊岛人(复活节岛人)材质:玄武岩 石刻年代:AD1000-1200产地:RanoKao, 大洋洲-波利尼西亚-复活节岛-拉诺·高岛尺寸:高2.42米,宽96厘米,直径47厘米收藏:1869年维多利亚女王捐赠

Hoa Hakananai’a  / Moai(遗失或被偷的朋友)

这个石像来自于复活节岛,即拉帕努伊岛。这个岛位于太平洋中间,是太平洋上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偏远的人类居住地。它的面积约为怀特岛的一半,距离最近的有人烟的岛屿约两千公里,距离最近的大陆约三千二百公里,距离智利以西大约3500公里。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据说,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加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

1722年,当水手们上岛时发现有许多巨石雕像,这在太平洋的其他地方从未发现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曾出现过。大英博物馆的这座石像,大约是在1858年,由到复活节岛进行探测任务的英国舰船-黄宝石号的船员带回来的,船长鲍威尔将其赠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1869年女王将其赠送给了大英博物馆。

这尊雕像被唤作‘霍阿·哈卡纳那依阿’,可以大致译作“隐藏的朋友”。它被安置在第24号“生与死”展厅,一直是大英博物馆最受欢迎的藏品之一。

石像大约是在一千年前的拉诺·高村制作,高约2.42米,重约4吨。沉重的长方形头颅几乎与身体等宽,突出的眉骨则是一条横穿整个额头的直线,眼窝又大又深,鼻梁笔直,鼻孔外张,宽阔的下巴坚定地前伸,双唇紧闭,仿佛不高兴地撅着嘴。比起头部,身体似乎只是潦草的补充。胳膊只简单地勾出了线条,双手则全部消失在隆起的肚腩处。躯体上唯一的细节便是突起的乳头。石像原本是红色和白色,但逐渐风化褪色了。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从一千年前一直到17世纪时期,岛民雕塑了很多这种石像,将其叫做摩艾,并把它们放置在石头平台上。岛上大约有8百多座此类石像,其中6百座左右排列在海岸边,面朝大海、背向岛屿。石像最初可能是岛民为了纪念祖先而做,后来由于信仰的改变,石像被取下,移到石屋,并加以修改,来配合日益重要的飞人教。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当岛上资源稀缺以后,拉帕努伊的居民发明了一种新的宗教尝试,即飞人教,后世称其为“鸟人崇拜”。岛民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竞赛,参赛者要去邻近的岛屿收集迁居的乌燕鸥本年下的第一枚鸟蛋。能够穿过海洋和峭壁将鸟蛋完整带回来的男人便成为这一年的鸟人,被赋予神圣的能力,必须独自居住,将指甲留长模仿鸟爪,并拄着一根仪式用的船桨作为地位的象征。

博物馆收藏的这尊石像,就曾参与了鸟人仪式,被搬到一间棚屋中放置,这一后期宗教仪式中的所有元素都包含在这座雕像里,并刻在它的背部。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背部这些图案,应该是在雕像制成数百年后添加的,其风格与石像正面截然不同,为较小的浅浮雕。石像两侧的肩胛骨上各有一个鸟人的标志,这两只军舰鸟长着人类的胳膊,爪尖相对,喙碰触着石像的后颈。在石像的后脑上有两支极具风格的船桨,手柄上带有类似石像脸孔的图案。船桨中间,站着的鸟一般认为是小乌燕鸥,它的蛋正是仪式的核心所在。这种石像背后的雕刻,曾被涂以鲜艳的颜色,但如今颜色褪去之后,使人难以辨认。

石像摩艾(Moai),遍布全岛,是智利的旅游景点与世界遗产之一。

这些摩艾大多外观相仿,只有上半身,拥有长耳,表情沉毅。有些石像的眼睛,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格外传神。但有一个被称为“图库图利(Tukuturi)”的石像,却拥有下半身并跪在地上,他还有胡子和一对短耳。这两种类型的石像可能与岛上传说的“长耳人(Hanau epe)”与“短耳人(Hanau momoko)”有关。

全岛已发现的石像可能多达1000多尊,单考古学家已经记录的就有887尊(数据来源于大英博物馆杂志),其中600尊曾整齐地排列在海边。这些石像大小不等,大多高6-23米,重约30-90吨。它们形象奇特,神情严肃,面对大海,似乎若有所思。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边,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竖在祭坛上。它们的头较长,眼窝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较长。它们没有脚,双臂垂在身躯两旁,双手放在肚皮上。

这些石像是用火山岩雕刻成的,有的还戴着帽子。帽子是用红色岩石刻成的,高几米,形状像个圆柱。有的石像身上还刻着符号,有点像纹身图案。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比这些巨大的石像还要大一倍的石像,但它们多是半成品。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在2011年的发掘行动中,对位于Rano Raraku地区的、两座身体埋在土里、并且只露出头部的摩艾展开挖掘,发现它们不仅拥有非常高大的身体,背部还有精细雕纹。据考察测定大约在公元1100-1680年间雕凿完成。

复活节岛雕像 /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 / Moai

据有关学者考证,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始于公元1世纪,石像的底座祭坛建于公元7世纪,石像雕凿大约起于一个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四五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从现场环境看,当时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灾,比如说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巨石像建造之初,复活节岛为一浓密棕榈森林覆盖的岛屿,岛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岩质地软、重量轻,易于搬动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征他们神圣信仰的永恒不灭,因此利用火山岩在六百年间完成了八百多座巨石像。

拉帕努伊人将这些石像视为守护神,用以保佑作物丰收及带来好运,因此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的石像。拉帕努伊人全盛时期曾高达七千人,随着人口的增长,巨石像的尺寸和数量也随着增加,有些石像体积甚至大到无法搬离采石场。

不同于英国的巨石阵,有无穷尽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动巨石,复活节岛的棕榈林规模很小,巨石像却庞大无比,最终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也无法建造船只离开,被困在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残杀、取食人肉,并将情绪发泄在巨石像上,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为今日残存的遗迹,徒留后人凭吊。

一尊石像从制作、到搬运、再到竖立起来,是一个漫长而庞大的工程。据考古学家推断,最少每天要动用30个劳工,工作8小时,约用1年时间,才能雕凿出1个石像;然后,大约需要90人,于两个月时间内才可将石像搬运出来;最后,还要再用3个月才能将石像耸立起来。

石像上的石帽子,取材于西面的火山Puna Pau,是砖红色,非常特别。红帽子往往是取材后就地雕刻,然后把它滚向阿胡台,再放到石像的头上去。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并不都是戴帽子的,迄今为止,人们只发现30座戴帽子的雕像,而且这些戴帽子的雕像又都站立在有浮石层的地方。

在岛的东南部采石场,还有300尊未雕完的石像,最高的一尊高22米,重约400吨。据当地人传说,要运走这些石像,是要靠鬼神或火山喷发的力量。也有人说,是用橇棒、绳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撬上,在路上铺上茅草芦苇,再用人拉、撬棍一点一点移动前进的。

但据专家推断,石像远没有人们所传说的那样重。我们知道,海洋中的火山岛都是由玄武岩构成的。玄武岩十分坚硬,很难加工。但事实上,用来雕刻石像的材料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和层凝灰岩,有的甚至是浮石。浮石干燥后,比水还轻。复活节岛的大部分雕像高度为3-5米,10-12米的雕像并不多,只有30-40尊,它们的重量至多也不过10多吨,大部分雕像的重量还不到5吨。所以搬运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复活节岛,人类学界一般将它叫做拉帕努伊岛(Rapa Nui),这是十九世纪中叶波利尼西亚人对它的称呼;岛上原居民被称做拉帕努伊人,他们讲的方言被称做拉帕努伊语。原居民把这个岛屿称做特凯恩加(te kainga)意即“大地“。另有一种从其祖先传下来的名称叫“特-皮托-特-何努阿”(Te-Pito-te-Henua), 它一度被译成“世界的肚脐”。有趣的是,当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发现复活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像一个‘肚脐‘。

当美国科学家亨特首次踏上复活节岛,他和荷兰人雅可布·洛加文一样,为四周的荒凉景象而感到震惊。岛上至今没有一棵树,地上的野草也稀稀落落,只有3个盛满雨水的小湖是淡水的惟一来源。那些建造了巨人石像的人怎么能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生存呢?为了弄清这个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消亡的原因,亨特在岛上度过了不止一个野外考察季节。

美国科学界在科考中用放射性碳年代鉴定法,确定岛上开始住人的时间往前提了800年,而且岛上的文明史也比过去认为的时间短。复活节岛沦为波利西尼亚人殖民地的时间相当晚,大约在公元1200年。波利西尼亚人很可能是为逃避部落间的冲突和战争,来这里寻找新的栖身之地,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必需品,有家畜和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恐吓敌人,大家都争相建造石像。建造巨石像的结果是耗尽了自然资源。

一段时间之后,岛上人口增长到数千,形成了具有复杂社会结构的地区性文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头领,而且还有祭司。有一段时间岛上的生活相当稳定。根据孢粉学数据,在波利西尼亚人上岛初期,岛上覆盖着浓密的亚热带森林,到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灌木和野草,绝大多数是一种岛上已经绝迹的棕榈树。没有枝叶的高高的棕榈树树干很适合用来建造大型独木舟、运输石像和盖房子。肥沃的火山土壤给拉帕努伊人带来了丰收。岛上还种植香蕉、芋头、白薯和甘蔗。再加上养家畜、捕鱼,岛上居民生活已经过得相当不错。

但是后来,岛上开始了部落之间的纷争。每个部落和它的祭司,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恐吓敌人,大家都争相建造石像。哪个部落建的石像大,就证明它实力强。那些弱小和贫穷的部落雕凿的石像就小得多。

岛上的石像文化于公元1500年左右到达巅峰,但求大求高的倾向,导致岛上的经济和生态灾难,有限的自然资源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树被砍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饥馑年代。美国考古学家通过对各个时间段的花粉数量进行分析之后,清楚看出正是在建造石像的高峰期,岛上的植物急剧减少。据估算,在拉帕努伊人日子好过的年代,岛上的棕榈树总量可达1600万棵之多,到公元1400年只剩下几千棵。

除了岛上居民大量砍伐棕榈树之外,波利西尼亚人带到岛上来的老鼠把种子都吃掉了,极大地影响了这种植物的传播。等岛上只剩下一小块棕榈林,拉帕努伊人就再找不到原材料来建造渔船,捕鱼也就发生了困难。候鸟也不愿再到岛上来休息,这就使得当地飞禽的种类在急剧减少。拉帕努伊人为了养家糊口,开始利用带草的土壤表层。由于没有了树木,风雨加速了破坏肥沃层的进程,土壤贫瘠化开始了。

岛上开始出现纷争与混乱,人食人的现象也多了起来。后来,欧洲人来了,最初岛民对客人还持欢迎态度,同他们分享为数不多的食物,可并没料到自己已处在灾难边缘。航海家还带来了鼠疫、斑疹、伤寒和天花,疾病夺去了 90%岛上居民的生命……

一八六八年,英格兰皇家海军巡防舰“托帕兹”号抵达之时,岛上仅剩数百人。

以上信息由爱博文传收集整理,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爱博文传!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

(2)
爱博文传爱博文传
下一篇 16/11/2022 00: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