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BBC录制了一个纪录片“Prince John the Windsors Tragic Secret” 翻译成中文“ 约翰王子-温莎家族的难言之隐” 。后来制成DVD又名为“The Lost Prince” ,中文“被消失的王子” ,把这个悲情小王子短暂的一生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个被英国皇室刻意隐藏了多年的秘密也终于广为人知。
1998年,小报记者在巴黎找到了一本原属于温莎公爵的旧相册。其中的照片都是公爵的家人,在众多熟悉的面孔中,一个小男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小男孩很明显是王室家庭成员,可是却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当时,照片一经刊出,就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
小报记者们打破砂锅,找来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点儿蛛丝马迹。把温莎家族隐瞒身患重病的小王子的那点事儿扒了个干干净净。媒体又找到了一封陈年旧信,更是让当时的英国王室颜面尽失。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在得知小弟弟去世时,曾在给女朋友的信中这么说:“那个可怜的弟弟,不过空有人的皮囊而已,他的性情已经越来越像动物了。”This poorboy had become more of an animal then anything else and was only a brother inthe flesh and nothing else” 他还说,约翰王子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的血亲已经遗弃了他,他自己也很久没见到这个小弟弟了。这种言论实在是惊世骇俗,人们纷纷指责王室家族对亲人冷血自私,无情无义。
去年,澳门赌王何鸿燊去世。传了多年的赌王第十七子“何猷佳”,其实名为“猷邦”终于现身。四太梁安琪发文称:“猷邦由于身体的原因,注定被保护,不能被打扰。等等”公众天生喜欢八卦豪门恩怨,赌王家族的那些事儿给各小报提供了无数素材。
王室家族更是如此,一举一动都在大众的关注之下。由于类似的原因,以及当时王室的观念,约翰王子也是被温莎家族保护起来。作为当时的英国第一家庭,小王子身患重病,显然不利于家族形象。当然,也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因素,当约翰去世之后,他的血亲家人就假装这个孩子不存在,不再提及他。慢慢的,约翰的家人, 公众,也就忘记这个孩子的存在了。
1905年7月12日,威尔士亲王妃玛丽在桑德林汉姆庄园的约克别墅(York Cottage)生下一个可爱的小王子,取名John Charles Francis Windsor/ 约翰.查尔斯.弗朗西斯.温莎。当然,当时小王子姓萨克森-科堡-哥达(Saxe-Coburgand Gotha),温莎这个姓是后来一战期间改的。小王子的爷爷爱德华七世时任英国国王,他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一出生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哥哥姐姐们的宠儿。
约翰在父母兄姐的爱护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调皮捣蛋,无法无天。快乐富足的人生在四岁时戛然而止,小王子突发癫痫。医生诊断他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很难长大成人。父母当然不愿意去面对这样悲惨的命运,他们以为小约翰也许可以象他的叔祖父利奥波铎王子那样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维多利亚女王的小儿子,身患血友病,活到30岁)。或者万一他的病不象医生说的那么严重,自己好了呢。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又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朝不保夕,命不久矣。
约翰的父母,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是旧时代的王室婚姻,需要通过仆人传递信件沟通的夫妻。王后的性格谨小慎微,事事听从丈夫。她每天花一个小时和孩子们见面,就像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贵族家庭一样,把孩子们交给保姆照顾。国王在自己家里实行军事管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曾说:“我小时候就怕我的父亲,我的孩子们也必须得怕我。” 他的大儿子爱德华后来性格懦弱,抛弃王位。二儿子即历史上的乔治六世,小时候明明是左撇子,却被硬生生掰了过来。更重要的是,他羞怯内向,还落下个口吃的毛病。在封建时代,中国的儒家士大夫也流行“抱孙不抱子”。“子不教,父之过” 等等古板严肃守旧思想。汉诺威家族一直到温莎时代,英国王室似乎有一个传统,常常父子失和。就连现在的女王和菲利浦亲王,和她们的长子查尔斯的关系都不太亲近。国王夫妇当然是爱小儿子的,但是他们都不太知道如何去关爱这个身患重病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约翰的病情也愈发严重。5岁时他的祖父去世,父亲随后成为乔治五世。而这个小王子会在重要客人的宴会上行为怪异,让父母难堪。他也会偷来姐姐的彩笔乱涂乱画,在门把手上涂胶水。每次癫痫发作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吓个半死,他的智力似乎也停留在儿童时期,他的兄姐越来越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儿,他的哥哥们都被送去寄宿学校读书,只有小王子被关在豪华的宫殿里避免和外界接触。到了11岁,他的父母已经接受了小儿子智力低下的事实,从而辞退了他的家庭教师。事实上,约翰小王子不仅患有严重的癫痫,并且还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当时的医疗观念非常落后,人们对自闭症儿童所知甚少。对于儿子的种种反常表现,国王夫妇只能尽量把这个孩子保护起来,并且对外隐瞒他的病情。
1914年一战爆发,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忙于国事, 实在是无暇关心患病的小儿子。两年之后,夫妇俩决定把小约翰送到桑德林汉姆庄园的一处名为“伍德农场”(Wood farm) 的乡间别墅。人们的疑问就在于,为了保持温莎家族的形象,是否他被无情的抛弃了?然而根据BBC的查证,事实并非如此。约翰最爱的保姆夏洛特一直陪伴着他,直到1918年生命终点。
孩子们都是这位保姆带大的,小约翰亲切的叫她“拉拉”。国王尤其是王后也会偶尔来探望小约翰,并且和小王子一直保持书信往来。约翰的姐姐,玛丽公主监督了别墅的装修,她确保小弟弟从卧室的窗户就能看到他心爱的蒸汽机。他的奶奶,太后亚历山德拉就住在桑德林汉姆庄园。老太太命人给小孙子建了个小小的农场,约翰很喜欢在这儿种花。保姆拉拉帮小约翰把鲜花夹在信里,寄给国王夫妇,甚至有些信笺和干花还保留下来了。玛丽王后更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问住在农场附近的小朋友(通常是王室仆人的孩子)愿不愿意和小约翰做朋友?当然,现实的考虑是,王子的病情不会成为上流社会的谈资。当年的玩伴儿(10来岁的小女孩儿),如今已是将尽百岁的老人,还保有小王子的照片和信笺“ 听说你摔坏了腿,好些了吗?什么时候去教堂” 。等等
也就是说,约翰的最后两年,没象他的大哥爱德华形容的那样“动物一样的活着” . 只是当时处于一战时期,整个欧洲风云变幻,成打儿的王冠落地,英国王室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乔治五世不得不把家族的姓改为“温莎”,他也不得不违心的拒绝了至亲的避难申请,以至于沙皇一家七口全部被杀害。约翰的表哥,俄国皇太子阿利克谢身患血友病。就算没有死于大革命,也是很难长大成人的。相对于约翰的表亲们,他还是比较平静的度过了一生。虽然在最后的岁月里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毕竟得到了良好的照顾。1918年,约翰王子死于癫痫发作。他的母亲玛丽王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非常想念我的孩子”。王子的保姆拉拉在有生之年,床头一直放着约翰的照片。而他最亲近的四哥乔治王子,在弟弟的墓碑前说:“也许你才是我们家里那个,自始至终都在做自己的人。”
几年之后,约翰的二哥伯蒂(未来的国王乔治六世)迎娶了苏格兰Bowes-Lyons家族的伊丽莎白。这个拥有伯爵头衔的家族奉行贵族通婚,血统高贵纯正,但是很不幸的是有些孩子们遗传了精神疾病。女王舅舅家的两个女儿尼莉莎和凯瑟琳(Nerissa and Katherine Bowes-Lyon)就是智力障碍的孩子,她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和3个表姐妹一起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而她们的亲姐妹有的嫁给了丹麦王子,有的嫁给了子爵。就算她们的表姐贵为英国女王,也从未得到过亲人的探望和照拂。更有甚者,早在1963年姐妹俩就已被家人注册“死亡”。然而事实上,凯瑟琳直到2014年才去世。假装她们不存在,彻彻底底的遗弃,甚至编造她们去世的谎言。似乎就可以保全家族的荣光,以免被人笑话。然而,最近的皇室连续剧《皇冠》又把这一段历史扒了出来。
在英国,我常常看到那些患有“唐氏综合征”或者自闭症的孩子。他们被送到特殊学校,由专人照顾。照顾这些特殊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得到社会福利。再加上教会和慈善机构的帮助,这些不幸的孩子们也能快快乐乐的长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这些孩子的父母都能坦然面对,不再逃避。佛家说“悲天悯人”,基督教讲究“奉献,博爱”,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概都是这种境界吧!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