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展品: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所在展馆:大英博物馆4号馆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出处:埃及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年代:公元前196年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展品材质:花岗闪长岩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展品尺寸:114cm X 72cm X 27cm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入馆时间:1802年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展品介绍:

罗塞塔石碑是一块花岗闪长岩石碑的残存部分。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完整状态的罗塞塔石碑

现存部分高1米多,宽约70厘米。整块石碑原刻有托勒密五世(生于9 October 210 BC–卒于September 180 BC,204–180 BC在位)的一份诏书,当时诏书应该被复制在了很多被称为‘石柱’的大石碑上,分别被放在埃及的各个神庙里,用以证明神庙的祭司们对国王的支持。这通诏书列举了当时的国王托勒密五世为神庙所作的善行,因此也间接显示出神职人员当时所获的供养。罗塞塔石碑就是其中一个复制品的残存部分。石碑本身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用三种文字刻印的碑文。

碑文是一个由祭司委员会通过的、确认皇室崇拜的系列法令之一,是托勒密五世在13岁时,于加冕1周年(196 BC)庆典时而颁布的。事实上在此之前的几年,托勒密家族已经失去了对埃及部分地区的控制。军队在花费了一些时间后才镇压了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反抗,而上埃及南部部分地区,尤其是底比斯,尚未收回控制权。

石碑上呈现的三种文字分别是,14行祭司颁布法令使用的象形文字-圣书体,32行埃及百姓日常使用的世俗体-埃及草书,54行由占领者及统治者使用的古希腊文。石碑的发现对埃及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其时已经没有人知道如何阅读这种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石碑上面的三种文字表达同一个内容,研究者藉由未失传的另外两种文字,可以推测研究已经失传1400多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所以罗塞塔石碑成为破译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被称为是“打开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

在前托勒密时期(约公元前332年之前),埃及的诏书都是以象形文字(圣书体)书写并由国王颁布的。但到了公元4世纪末,这种文字已经被完全废弃,读写知识也已失传。因此像罗塞塔石碑上这种,由祭司们以三种文字书写的诏书,表明了自从托勒密时期以来,时局以及书写系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国王的诏书现在变成由祭司们负责誊写和颁发,祭司也成为当时唯一掌握圣书体的人群。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托马斯.扬写于1818年2月10日关于象形文字的信件

英国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年)是第一个发现,碑文上的某些象形文字是埃及法老姓氏-托勒密的发音。法国学者让·商博良(Jean-Fransois Champollion 1790-1832年) ,研究出象形文字符号不仅记录了字义还记录了发音,为了解古埃及文字奠定了基础。同时商博良还将埃及非统治者的姓名,按象形文字的字母表拼在一起。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商博良的音标对照表

法国学者商博良是法国菲雅克镇的一位书商之子,某天在家中找到印有《罗塞塔石碑》消息的《埃及邮报》,尔后他将毕生心血用在关注与研究这件事情上,还花了20年时间研究石碑上的三种文字,终于在1822年破解了其中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理解到古埃及象形文字具有部首、表音和表意三种作用。商博良对碑上所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解,使得这块石碑轰动世界。

全文翻译参看链接:https://www.sacred-texts.com/egy/trs/trs07.htm

两百年后,大英博物馆为该文物举办了一次纪念展。石碑被清理干净,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特别之处,而这一特别之处竟从未有人注意过。
首先是它的颜色,在完成清理工作后,技术人员发现石碑表面的黑色并非它的自然色,而是反复刷油墨所致,石碑原本是深灰色并带有亮色斑块和玫瑰红色宽纹理。此外,在此次修复工程前,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该石碑的石料是玄武岩,然而,当清除表面黑色油墨和为保护石碑不被参观者反复触摸损坏而涂上的石蜡后,技术人员才发现石碑的石料是花岗岩,主要成分为长石、云母、石英。因此推测,用来制作石碑的石料来自阿斯旺(尼罗河东岸-埃及民族发源地),而碑文的镌刻则在塞易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古城)完成。
碑上所刻文字的凹陷处,曾经一度被填上白色石膏,但技术人员发现了红色染料的痕迹。由于不能确定这种红色物质是石碑被发现前就已存在,还是发现后才被染色上去的,所以他们决定保留这些痕迹,就像保留石碑两边的白漆文字一样,因为这些文字记录了石碑的由来:“1801年由英军在埃及获得”(左侧)及“国王乔治三世捐赠”(右侧)。

关于1799年7月对发现罗塞塔石碑的记录比较模糊,但普遍的说法是,1799年7月15号,拿破仑的军队在罗塞塔的朱利安要塞挖掘地基时发现的,石碑当时是在一堵非常古老的墙上。当时现场一个叫皮埃尔·佛朗索瓦·布夏尔(Pierre-François Bouchard1771-1822年)的官员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于是将这个消息迅速告知《埃及邮报》,而该报于法国共和历果月二十九日刊登这一则消息,那一年正好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七周年。随后,拿破仑立即命令工匠在石碑刷上油印作铅版,并将碑文印在纸上,寄给当时欧洲专门解读古文的学者。为了让印在纸上的碑文清晰可读,黑色油墨被反复刷在石碑表面,而碑文也被白色石膏填满。这些工序也在石碑上留下痕迹:因多次刷油墨,所以石碑变得漆黑。

拿破仑在1798年至1801年,对埃及发动战争,以图控制地中海地区,从而威胁英国对印度的控制权。后来拿破仑战败,根据1801年亚历山大条约的规定,将罗塞塔石碑和其它法国人在埃及发现的文物,一起转给英国。

1802年2月石碑被运抵英国的朴茨茅斯港,同年7月由国王乔治三世赠与大英博物馆。自此,罗塞塔石碑就一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1917年一战期间,由于担心伦敦遭到轰炸,石碑和其它方便搬运的重要文物纷纷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这件标志性的文物当时被存放在邮政铁路位于霍尔本区的一个地下50英尺的车站里。两年后文物重新回到博物馆恢复展出。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附:

【文字历史】

人类的文字史,可分为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三个发展阶段。

形意文字即表意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示内容的象形符号,属于象形文字。

意音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既吸收了象形文字易于理解的优点,又有拼音文字造字方便的优势。像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圣体书、中国汉字、及中美洲的玛雅象形文字,都属于意音文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而楔形文字、圣书体、玛雅象形文字早已没人使用,称为死文字。

拼音文字,又称字母文字,以简单的笔画来标音,可以套用在多数语言上。

字母的历史从古埃及开始。大约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人发展出一套含22个单音字元的象形文字,以表达他们语言的子音,第23个字元用来表示字首和字尾的母音,这些字元成为意音文字的发音、文法和变调标记,后来也用于表示外来语和人名。尽管是字母的原始形式,但这套系统并没有独立用于书写。

第一种单纯用作书写的字母文字约于公元前20世纪,由埃及中部的闪米特人发明。闪米特字母吸收了大约30个左右的埃及象形文字。在经过五个世纪的发展,这套字母向北方向传开。后来全世界大多数的字母系统都承袭于此。唯一例外的可能是梅罗字母,这是一种公元前3世纪在努比亚至埃及南部一带的流行的象形文字变形。

迦南地区(约是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等地),腓尼基城邦首先广泛使用字母,因此迦南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并很快在地中海地区传播。其演化出来亚兰字母和希腊字母,属于辅音音素文字系统,几乎成为亚洲所有字母系统的始祖。

腓尼基字母分为两支,西支有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东支有婆罗米系文字和谚文。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借用全部腓尼基字母,且字母的顺序不变。一些辅音被转化为元音。希腊文字开始时像腓尼基字母那样由右向左书写,后来变成从左向右书写。希腊字母是所有现代欧洲文字的始祖。如拉丁字母就是由早期希腊西部方言而来。拉丁人,即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从西部希腊语的字母表中去除了四个符号,这就是拉丁字母的基础符号。

公元六世纪,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的坎特伯雷传播基督教,从那时起,昂格鲁撒克逊人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古英语。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苏美尔人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

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成为泥板书。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古赫梯人和古波斯人,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与苏美尔语无关,属于印欧语系。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差异相当多。

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使用芦苇杆或木棒来压印在泥板上以书写,因此文字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而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是在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其将军托勒密一世在埃及所开创的一个王朝。首都是亚历山大港,第一代君主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将领托勒密一世,最后一任君主是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和其儿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凯撒。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继任人亚历山大之同父异母弟腓力三世无能且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年幼,导致帝国瓦解。在公元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为埃及总督。其于公元前305年自立为埃及王,此后托勒密一裔巩固了对埃及的统治,直至罗马帝国在公元前30年入主埃及,历时275年。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存在很多兄妹或姐弟通婚。男性后裔常称“托勒密”,女性的名称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后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被后世称为埃及艳后。

托勒密五世(前210年10月9日-前180年9月),是托勒密埃及第五位法老,于前204年7月或8月—前180年9月在位。他是托勒密四世和王后阿尔西诺伊三世这对亲姐弟的儿子。年仅五岁就登上王位,在一连串政争中,政局频繁更替,加上塞琉古帝国入侵和埃及人反叛,王国逐渐衰退。

当他5岁时他的父王母后突然离奇死亡,年幼的他被拥立为王,权臣阿加托克利斯开始摄政。前202年阿加托克利斯被推翻,之后摄政的人没有能力稳住局面,使国家陷入瘫痪。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三世,和安提柯马其顿的腓力五世联手,趁机发动第五次叙利亚战争,使托勒密埃及丧失所有小亚细亚和黎凡特的领土,也丧失了对爱琴海区域的影响力。同时,托勒密五世还面临内部动乱,埃及本土自立为王的法老,从托勒密四世晚期开始就割据上埃及,甚至下埃及一部分地区也发生了叛变。正所谓内忧外患。

在前196年,托勒密五世成年,并在孟菲斯加冕为埃及法老,后世知名的罗塞塔石碑就是为了庆祝这个场合所立。这之后他与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三世签订和约结束战争,并在前194/3年与安条克三世的女儿克里奥佩特拉一世结婚。原先罗马共和国与塞琉古帝国敌对的部分缘由就是为托勒密埃及声讨,但托勒密自行议和的举动让罗马人感到不悦,随着罗马与安条克三世之间的阿帕米亚合约签订,罗马人不打算把托勒密埃及在小亚细亚的失土归还,而是转交给帕加马王国和罗德岛。尽管如是,托勒密五世的军队还是逐步收复南方叛乱的领土,并在前186年,使上埃及重新回到王国的控制之中。在托勒密五世执政的最后几年,他策画发动新的战争以对付塞琉古帝国,但这计划因他在前180年9月突然逝世而被迫放弃,传言是他的庭臣担忧战争会导致灾难而毒杀了他。

托勒密五世统治期间,使宫廷要人和埃及上层祭司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这模式一直持续到王国终末。又因为托勒密埃及在地中海地区势力衰退崩坏,现代学者亚瑟.埃克斯坦(Arthur Eckstein)认为埃及国力衰败导致该地区发生“势力转移危机”,这诱使罗马去征服东地中海一带。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是埃及最后一位法老,但实际上她是希腊人,而非埃及人。她善用手段,利用王朝的尊显地位、个人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女性魅力,试图重振家族失去的帝国——她曾无比接近成功。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亚历山大大帝手下的托勒密将军的后代,托勒密曾以埃及为根据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地中海帝国。

公元前51年,年轻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同她的长兄,同时也是夫君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掌管王位。虽年仅18岁,但克利奥帕特拉野心勃勃,阴险狡诈,独享王权之心昭然若揭,被托勒密十三世流放。旋即,她开始寻求尤利乌斯·恺撒的支持,并反攻。

公元前48年,恺撒追击与他争夺罗马帝国统治权的庞培的残余势力,追至埃及。庞培在埃及被杀,恺撒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但却被克利奥帕特拉卷入埃及的内战之中。恺撒当时已是52岁高龄,而克利奥帕特拉才21岁。托勒密十三世逃跑,后在尼罗河畔投河自尽。克利奥帕特拉最小的弟弟成了托勒密十四世,并做了她新的夫君。克利奥帕特拉和恺撒育有一子,名叫恺撒里昂。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在罗马被政敌杀害,克利奥帕特拉从罗马逃回埃及。

克利奥帕特拉着手恢复自己的影响力。统治着罗马共和国的“三头同盟”之一,恃强凌弱的将军马克·安东尼迅速被其迷住并俘获。他将叙利亚、黎巴嫩和塞浦路斯的大片土地给了克利奥帕特拉,将他与克利奥帕特拉的孩子分别任命为六个国家的国王。

安东尼自命为神,但在公元前31年亚克兴角一役中被屋大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安东尼自刎,克利奥帕特拉不想忍受脚戴铁链被送上罗马街头示众的耻辱,托人在运给她的无花果篮中放了一条毒蛇,跟着自杀身亡。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

(4)
爱博文传爱博文传
上一篇 14/05/2020 21:51
下一篇 01/08/2021 22: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