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约1728年,清朝雍正时期
出处:北京
材质:纸质手绘
尺寸:长约20米,宽62.5厘米
收藏:1985年,Lady David 赠予大威德基金会
展馆:95号馆古玩图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有一幅清雍正年间绘制的《古玩图》手卷,此手卷呈现的是中国宫廷绘画史上非常罕见的题材,乃清宫收藏,后因末代皇帝溥仪而流落民间。
此卷长近二十米,高约62.5厘米,有选择地提供了皇室收藏的古物图录。包括了近250件陶瓷、玉器、青铜器和其他材质的物品,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公元1728年左右,按不同的年代、媒介和尺寸进行排列。大部分的瓷器都放在特制的硬木(紫檀)、丝绸覆盖或染色的象牙架上,有些还带有特制的盖子。这些瓷器包含了宋时汝、官、哥、定,明时永宣、成化、嘉万等历代名窑瓷器,最后是一个皇帝的宝座,提醒我们这是皇家赏玩珍藏的古物记录。
在手卷外,包首签条上题有“古玩图”、“雍正六年”(1728年)、“卷六”等字样,由此断定,确为雍正年间绘制无疑。在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类似的手卷,手卷外的包首签条上题写“雍正七年”(1729年)和“卷八”、 “下”等字样 。
从不同系列的两幅卷轴的编号来看,它们至少有14幅卷轴,总共可能记录了3500件左右的物品。
该手卷由清宫廷画师绘制,可能还包括了著名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笔墨。画师在清代宫廷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如阴影和透视等欧洲绘画技巧,采用各色颜料按照实物精心绘制,绘制地点可能在圆明园。
由于当时照相技术落后,采用工笔画来记录这些珍宝的面貌是最好的选择。根据清雍正八年《活计档》记载:“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三日太监刘希文、王守贵传旨:著画西洋画人来圆明园画古玩,不必著郎世宁来,钦此。”说明郎前次已来过,只是这一次不用来罢了。又述“于七月初一日,画得绢古玩册页两册,内务府总管海望呈览,奉旨:不必用绢画,用纸画手卷,钦此。”此记载清楚地说明清宫顶级珍宝已移藏圆明园中。
这些器物的描绘非常细致,依此足以确定现实中的物品。例如,本卷中的一件汝瓷碗与瓷器馆中的52号展柜里的碗完全吻合,只是没有铭文。因其深受乾隆皇帝喜爱,后于1786年(丙午年),乾隆将自己作的一首打油诗,刻于碗内。详情请参阅本站另一篇文章《乾隆题诗汝窑碗》。
1985年,大卫夫人将此手卷赠送给了珀西瓦尔-大卫基金会。2009年4月20日,大英博物馆在95号展厅,展出了包括此手卷在内的基金会近1700件藏品。
手卷展示的部分是卷轴末端,长度为134.5厘米。上有龙椅、裂纹釉汝器碗、半幅骑牛图等彩绘。
以上内容采自大英博物馆官网。
以上信息由爱博文传收集整理,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爱博文传!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