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侯簋

康侯簋
年代:西周 成王 公元前11世纪材质:青铜产地:河南省尺寸:高21.6cm,宽42cm,直径26.8cm收藏:1977年购自 Bluett & sons

青铜器出土于河南,制作于约公元前一千一百年至公元前一千年。

在中国,逝者会获得极大的尊重。一场准备齐全的葬礼仅仅是开始,几千年来,中国人最重要也最常见的古代宗教仪式,便是为逝者准备祭祀的食物。商朝(前1500-前1046)与周朝(前1046-前221),都制作了大量盛放食物和酒水的青铜容器,用于七天一次或十天一次的大型祭祀活动。他们相信,如果这些食物酒水准备得当,逝去的祖先便能享用,并会因此保佑子孙后代衣食丰足。

在家庭祭祀仪式中,子孙将酒水和食物敬献给保佑他们的祖先。规模更大的宫廷仪式则将它们敬献给神。

这件华丽的青铜器制作于约三千年前,名为簋。簋用于向祖先及过往致敬,同时也用于强调现世的皇权。通常簋上有铭文,是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件青铜器便带有铭文记录。它可能是一套不同尺寸的青铜器中的一件。

康侯簋

这个簋直径约二十七厘米,上有两个大把手。杯沿与底座各有一圈精致的装饰花纹,但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它的把手,每一个都是一头长牙尖角、大方耳的猛兽,正在吞食一只小鸟,嘴里还能看见鸟喙。

康侯簋

中国的青铜工艺领先世界。像这样的青铜器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物之一,其制作工艺极为繁复,在当时的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够制作。这件簋并非一次成型,先要将铜矿石与锡矿石熔化以制作青铜,再将青铜液倒进模具铸造,用不同的模具制作出不同的部位,再进行组合,最终形成像这样复杂而精细的艺术品。

康侯簋

簋的内部刻着一些与现代汉字不尽相同的文字,记述了周人对商人的最终胜利:

王来伐商邑,延令康候啚(bi上声)于卫,沫司徒疑眔(da去声)啚,作厥考尊彝。

(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了康侯,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

铸造此簋的司徒疑,不仅纪念了自己的亡父,同时也作为一名忠实的周人,纪念了公元前1050年周王的兄弟-康侯平定一场商人叛乱的战争。由于竹片与木片上的文字记载都已消失,类似这样的青铜铭文是我们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来源。

“三监之乱”是最早的诸侯叛乱,发生在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以后,攻下了商的国都朝歌,纣王被迫自焚而亡。因为商的贵族仍保存很强的实力,为了巩固统治,加强控制,周武王仍然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王位,统治殷商的国都。但武王又不放心,怕这是放虎归山,于是安排了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商国都周围的三国,监视武庚的一举一动,总称“三监”。

不久后,周武王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姬诵继位,也就是周成王。由于成王还很小,不能处理军国大事,而且天下刚平定,各种势力都在盯着周政权,出于大局考虑,周公旦代替周成王行使军政大权。

这件事情被管叔、蔡叔、霍叔知道了,三人因为猜忌和嫉妒,就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旦想要谋害周成王,并窃取王位。谣言传得沸沸扬扬,周成王年龄小不懂事,刚开始也怀疑了周公。于是周公和成王进行谈话,告诉他自己没有夺取王位的野心,让他不要听信小人的话,要顾全大局。成王听后十分感动,消除了误会。

三监为了打倒周公旦,想一起造反,可他们三个实力又不够,于是三监拉拢武庚和他们一起造反。而武庚早就等着这样的机会,虽说武庚在表面上表现出臣服,但心里恨透了周王,所以听到这事,觉得自己也许会翻身,就跟着“三监”一起出兵。他们还串通淮夷、徐夷、奄人等部落,在成王元年起兵反周。

三监和武庚联合叛乱的消息传到镐京后,成王和大臣们都惶惶不安。周公为了平叛“三监之乱”,就决定出兵东征,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东征军很快就平定了叛军。武庚和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霍叔被削职贬为庶人。

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于公元前1042年在朝歌及附近建立卫国,迁康侯于卫地,也即现在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地区,镇抚商族遗民。卫国此后世代传承,一直延续到了东周末。

以上信息由爱博文传收集整理,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爱博文传!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

(0)
爱博文传爱博文传
上一篇 08/11/2020 19:37
下一篇 01/01/2021 14: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