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墓葬俑

唐三彩墓葬俑

唐三彩墓葬俑  33号厅

出自:河南洛阳

年代:AD728(刘庭训去世)

        大英博物馆这组13件唐三彩陶俑,出土自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烧制年代大约在公元七三0年左右。高度在47厘米至110厘米之间,形象包括人俑、兽俑以及人面兽身俑,人俑和兽俑是用来服侍和取悦墓主人,神兽俑用于驱邪镇魔。它们都来自唐朝名将刘庭训之墓。刘庭训曾历任唐朝忠武将军、河南道与淮南道校尉以及中央枢密使,于公元七二八年以七十二岁高龄去世。

陶俑主要有三种颜色:琥珀黄、绿色和棕色。展柜中列有12件,大部分呈两两并列,排成一队,另有1件牵夫俑未在其中。

唐三彩墓葬俑

最前方是一对神兽俑,夸张的半人兽造型顶着滑稽的鬼脸,头上长角,还有翅膀与兽蹄,他们是队列中领头的神兽,为墓葬的守护者,称为镇墓兽,一人面,一兽面,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恐吓盗墓者而在墓中设置的一种怪兽。

唐三彩墓葬俑

紧随其后的是一对天王俑,高约110厘米,姿势、装束不尽相同: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上穿着明光甲,龙首护着胳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造型可能受印度风格影响。

唐三彩墓葬俑

再下一对则极具中国特色,为直立的两个人俑,一位武官,一位文吏,两位皆身着广袖长袍,腰束带,双手置于胸前,应该是用来执笏板的,神情肃穆庄重,文官可能承担起草刘庭训的墓志铭,并将其呈交给阴间的判官的工作。

唐三彩墓葬俑

接着一前一后位于队列中间的是两个胡人牵夫俑。高约50厘米,都是圆脸盘、宽鼻梁、高颧骨,双目鼓起,眼睛微闭,神情毕现;长发中分,在两侧各扎一发辫,两条发辫再由耳上交盘于脑后;身穿翻领窄袖右衽长袍,腰系带,足蹬高靴,直立在方板上;双臂屈置胸前,双手握拳,作执缰绳姿势,似在牵骆驼或牵马。在牵夫俑的两侧各有一匹马俑,一头驼俑。

唐三彩墓葬俑

两匹彩马釉色明亮,躯体丰肥适度,骨肉匀停,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立于托板之上,展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一匹高约85厘米,造型大胆,身体中空,颈背部仍见有凹槽,原先饰有毛发制成的鬃毛;尾部的小孔原先用来放置毛发制成的马尾,一匹乳白色带黄绿斑点,一匹通体棕色,可以看出这是通过丝绸之路到来的中亚名贵新品种;

唐三彩墓葬俑

殿后的是一对漂亮的大夏双峰驼,驼峰一左倾,一右倾,驼首上昂,双目圆睁,张嘴作嘶鸣状,腰身略长,四腿立于方形托板之上。其中一只高约86厘米,通体以棕色釉为主,间施绿、黄诸色,深浅变化不同,原先双峰之间配有皮制鞍垫。另外一只高约84厘米, 釉彩以棕、绿色为主,背上有毡垫,两峰之间搭挂驮囊,上饰兽面图案,囊袋两侧挂有各种物品,有丝束、水壶,还有一些肉类作为穿越丝绸之路的食物补给。驼俑引颈张口,四肢作行走状,生动再现了丝绸之路上驼队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的真实景况。

唐三彩墓葬俑

随行的骆驼与马匹,彰显出刘庭训的富有,但同时也能说明,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乃至更远的国度间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如果说这些马是丝绸之路上的亮点,类似宾利或保时捷,大夏双峰驼则是载重货车,每一头都能扛起总重一百二十公斤的珍贵货物。

从制造完工到入葬,这些陶俑应该只有一次在世人面前露面的机会,即在出殡时被运往墓地的过程中,此后便该永不见天日。

唐朝,AD618至AD906,刘庭训的仕途期正处于唐朝鼎盛时期。唐朝时期的中国,与中东阿拔斯王朝的伊斯兰帝国一起,建立了西起摩洛哥、东至日本的庞大的奢侈品专营市场。两大帝国一度统治并塑造了中世纪早期的世界。同时期的欧洲尚处于小国与城邦林立的混乱时期,而唐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疆域北至朝鲜,南至越南,向西循丝绸之路一直延伸至中亚。强大的实力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在这组陶俑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在公元700年左右,类似的陶俑在50年间大量制造,用作位高权重者的随葬品。和墓葬俑一起陪葬的,往往还有大量的丝绸、漆器、白银和黄金等奢侈物品。

‘丝绸之路’这一说法,缘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在AD1877他的著作中提出。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成对比。西汉时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再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路交通。此路以丝绸制品为最具影响力的商品,所以称为丝绸之路。后来的历史上又开辟了丝绸之路中道和南道,所以丝绸之路并非只有一条。

唐三彩墓葬俑

中国从四千多年前就开始生产丝绸,并长期独占这一技术。远在罗马帝国成立之前,丝绸就已在中国大量生产,并出口邻国。丝绸生产技术曾是高度的机密。神秘的事物常会催生各种神话,作为丝绸的原产国,丝绸也几乎成为古代中国的代名词。

其实,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的不只是商品,比如造纸印刷术发明自中国,随丝路传于西方;佛教源自印度,随丝路传入西域,再到中国,经由中国传至朝鲜、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除了佛教,随丝路传至中国的宗教还有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

中国自1998年起,启动了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遗产的项目。更于2006年,联合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五国,共同申遗。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连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出土的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唐三彩诞生于唐代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成熟的陶瓷技术、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以及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陶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展现。

        三彩陶是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统称。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用铅做助熔剂,可直接施彩釉后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唐代三彩陶器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年间而盛于开元时期,多用作随葬明器,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出土。其器类繁多,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均有制作,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因其最早出现在唐代并主要流行于盛唐时期,故后世称作“唐三彩”。

煅烧过程中,有的人物头部不上釉,需要烧成后再开脸,由匠人画眉、点唇、绘头发,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才能算完成了。

唐代陶俑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为陶俑的制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唐朝陶俑的大量出现同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异域的各种风物、衣饰、形象皆为唐人吸纳,成为时尚,亦成为陶俑的表现题材,而厚葬风气的日益兴盛终于成就了唐俑的繁荣。

以上信息由爱博文传收集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爱博文传!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

(4)
爱博文传爱博文传
上一篇 15/05/2020 22:02
下一篇 08/11/2020 19: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