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过去帝王的皇宫里会有一些物品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比如说皇帝的玉玺,龙袍,还有宝座,俗称龙椅。皇帝的宝座通常都选用名贵材料,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制作而成的。相传,“宝座”这个词最早来自佛教,和皇家并没有什么关系。宋朝明代以后,“宝座”才逐渐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不管是式样还是叫法,都充满霸气,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尊乾隆年间剔彩宝座,高119.3厘米,宽125.7厘米,进深91.4厘米,原本放置于北京南部围猎场清代帝王的团河行宫之中,制作时间可能是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宝座木胎髹漆,通体髹红、黄、绿三色漆,三面座围,在椅背和座面之间留有缝隙。正中稍高,搭脑雕双龙戏珠纹,两侧递减,交接处呈弧形,接缝呈曲线,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座位上边缘呈委角云头状,有起伏飘逸之美。
内面平地起凸,雕刻成与座位边缘具有同样走势并有一定宽度的云边。座面前后边缘稍显内敛,四面委角,均镶铜质錾花镀金包角。中部下陷,内置锦垫。高束腰,托腮,牙条正中垂洼堂肚,雕缠枝莲花纹。鼓腿膨牙,轮廓的起伏与座面造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内翻马蹄足踩珠,珠下配须弥式托尼座,托尼中部为实体,造型与座面类似,下加龟脚。宝座髹漆厚重,漆质温润,色泽纯美,尤其是朱漆鲜红,古雅大方。
整个宝座几乎通体雕刻,极尽奢华。在椅背和两边扶手的内侧以及外侧共饰有五处开光,主题是邻国使臣向大清朝廷进贡的场景。朝贡制度起源于先秦时代,周围的四夷藩国向作为宗主的中国朝廷称臣纳贡,朝廷则册封赏赐,经过汉唐时期的发展,到明代时期臻于缜密完善,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羁縻四夷、怀柔远人的重要手段。
椅背上还雕满了云龙纹,蝙蝠纹,缠枝莲花纹。中心开光外刻连回纹,周围环绕三只单龙戏火珠,五爪龙长期以来一直是帝王的象征,火珠则表示智慧与和平。开光中场景刻绘的主题是字迷画,“太平有象”,进贡的队伍中,有一头大象,背上堆满礼品,还托有一只宝瓶,里面似乎插着一枝珊瑚。其中的寓意是大象通四夷诸国语言,它身驮宝瓶而来,即是象征国君圣明、天下太平,年景丰裕,称为“太平有象”。
两侧扶手除了开光中雕刻的朝贡场景之外,还饰有如意纹,蝙蝠纹和缠枝莲花纹。蝙蝠是幸运的象征,因为“蝙蝠”的发音与“福”谐音,代表吉祥。莲花图案在佛教中象征纯洁,也是表示“吉祥”。由于王座后面有屏风,一般背面是看不见的,但是也雕刻有各式纹样,有蝙蝠纹,缠枝莲花纹,吉庆(磬)有余(鱼)纹。束腰雕回纹,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宝座的腿部饰满云纹,火珠纹,龙纹和蝙蝠纹。而底座由花卉纹和云纹交互点缀。
宝座雕刻的刀工犀利准确,运刀如笔,棱线清晰有力。图案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整体造型大气凛然,神韵非凡,创造了清代雕漆特有的艺术风格,尽显乾隆年间工艺的风采。虽然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了不少出自这段时期的帝王龙座,但是以雕红漆制成的剔彩宝座可谓少之又少。
雕漆工艺涉及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通常胎体需要髹上大约100至150层漆。为这件宝座髹漆可能需要至少三到六个月的时间。髹漆工序极其繁复艰巨,每一层漆需要一天到一周的时间才能变干或变硬,在漆层之间还需要进行打磨抛光,每道工序都必须由技艺精湛的工匠负责。只有当所有的漆层都干了,才能用刻刀或其他工具来雕绘细节,创作各种场景。而剔彩是雕漆品种之一,也称为雕彩漆。技法主要是用多种色漆分层涂于器物表面,雕刻的时候再分层取色,结果可以使纹样五色斑斓。三色剔彩家具在市场上难得一见,这种精湛的工艺通常只有最重要的御用珍品之上才会出现。
直到1760年代,清朝宫廷里才有专门的雕漆工坊,生产制作各式雕漆物品,包括如意,文房用品,还包括餐盘,茶具。然而,大型的家具似乎并不多见,这充分说明了这尊宝座的罕有独特以及珍贵的价值。清朝末年,国运衰弱,团河行宫也败落不堪。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烧杀抢掠,团河行宫建筑被毁、珍藏的宝物也被洗劫一空。据记载,这件御制乾隆雕漆宝座也随之流失海外,最初被俄国曾驻北京大使米哈伊尔·格尔斯(Mikhail Girs)收藏。在俄国革命之后,他带着这件宝座来到英国,于1922年将其拍卖,被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买下永久收藏。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