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西班牙奠定未来帝国的基础,制定了硬币法案,规定里尔(Real)作为官方货币单位以及与之相应的重量和纯度。
1520年 西班牙殖民者在秘鲁的波托西发现银矿。
1554 西班牙商人 Bartolomé de Medina (1497-1585)研发出了一种使用水银和海盐提纯低品质银矿石的方法。
1570年波托西银矿成品300万公斤,占当时世界产量的一半。大量银币输入明朝,导致了通货膨胀。
1620年,全球银矿大量减产,使明朝又进入通货紧缩状态,极大动摇了明朝的经济基础。
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的三百年时间,西班牙银币因为它稳定的价值占据了世界上国际间贸易的主要货币地位。
西班牙和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的伊比利亚半岛。人类在此活动被描绘在史前岩画的阿尔塔米拉岩洞中。
公元前11世纪前后,凯尔特人和腓尼基人先后在此定居,之后罗马人征服伊比利亚半岛。长达500年的罗马统治给当地人带来了拉丁语言,法律体系,市政体制和基督教信仰。公元前409年,哥特蛮族侵入罗马,于419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他们被罗马文化同化的同时开启了当地封建化进程。
伊斯兰世界崛起后的公元711,倭马亚王朝的埃及总督穆萨·伊本·努塞尔手下的摩尔人将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率领穆斯林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该海峡以塔里克本人的名字命名)灭亡西哥特王国。攻占了伊比利亚半岛三分之二的领土。但是公元732年从西班牙进入法兰克王国的一支伊斯兰军在普瓦捷被墨洛温王朝的铁锤查理击败后,阿拉伯人实际上放弃了对欧洲的扩张。处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交汇处的西班牙,因文化交流而进入一个极其繁荣的时期。十一世纪时,这个穆斯林帝国开始衰败。
天主教势力的北方逐步收复了大片疆域,至十四世纪,穆斯林势力在西班牙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Granada)。
1469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Isabella I of Castile)和阿拉贡国王费迪南二世的联姻得到天主教会的大力支持,他们被后人称为“天主教国王”,顺便提一下:他们的五个子女中最小的名字叫卡塔琳娜(即阿拉贡的凯瑟琳),她先后嫁给了威尔士亲王亚瑟和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她唯一的女儿是英国女王血腥玛丽。
1492年1月2日,他们收复了格拉纳达。
1492年8月3日,得到伊莎贝拉资助的哥伦布起航,于10月12日首次到达美洲的瓜那哈尼岛(哥伦布称其“圣萨尔瓦多”)
西班牙在这场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征服和财富掠夺中始终处以领先地位,西班牙帝国迅速崛起,1591年,伊莎贝拉的外孙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时的西班牙统治了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里亚半岛和几乎整个中、南美洲以及亚洲的菲律宾群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名副其实的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西班牙的菲力一世是最早称自己的国家为“日不落帝国”,菲力四世曾说:“白银乃我王权稳定与强大之根基(In silver lies the secureity and strength of my monarchy)”。
西班牙殖民者夸口说“波托西输出的白银足够架起一座横跨大西洋到西班牙的银桥”。
整个十六十七世纪是西班牙帝国的鼎盛时期,来自南美洲的白银支撑西班牙帝国的扩张。这些白银基本上以在波托西,新墨西哥城铸造的银币比索形式出现。在世界各大洲流通到19世纪,它是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全球货币。
这是保存较好的西班牙国王菲力五世(1683-1746年)在1739年发布的西班牙银币。右侧是银币的正面,王冠下的图案是菲力五世的皇室徽章。左侧是银币的背面,图案的两个立柱就是被称为:“海格力斯之柱(the Pillar of Hercules)”。意为守护连接地中海和外部大洋的直布罗陀海峡的两侧。柱上缠绕绶带,写有拉丁文的铭言“Plus Ultra” ,意为“走得更远”。
据考证,这句铭文源自更早的希腊人的“Non Plus Ultra”,意为“此处之外,再无一物”,表示海格力斯之柱就是已知世界的尽头。而据传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把“Non”删去,刻在自己的纹章上。西班牙当时在海外还有大片殖民地。暗示了西班牙视海格力斯之柱为通向新世界之门,而非地中海的门户。
上图为一个银币可被分割的常见形式:1/2,1/4,1/8 个单位。这样分割是为了支付更小金额的需要,这种切割在当时的欧洲普遍被人们接受。它的别名还有比索,西班牙元(Spanish Dollar)和八个里尔银币(The silver eight-reales coin of Spain and Spanish Amercians, 或许是中文称其为巴里尔的原因)。
“Chop Marks” Coins贫银国比如中国,市场接受西班牙银元,本地商人会在境外银币上敲打上特殊字符,作为给这种银币的纯度和重量等品质的承诺担保。给它在所在国的流通开”绿灯“。而没有通过验证的银元会被融化成银锭,以重量单位在市面流通。
本文图示的巴里尔银币铸造于今天位于玻利维亚海拔近4千米的安第斯高原上的波托西(Potosi)。
约公元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那里发现了储量巨大而且品质极好的银矿,初期每年只有数百公斤的产量,50年后其年产量达到了300万公斤,是全球白银年产量的一半,西班牙在当地铸造了数量巨大到可以独自支撑最早的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这种巴里尔银币,它既早期成就了也最终毁灭了西班牙海洋帝国。
财富暴增的代价是巨大的人力损失。银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力,艰苦的开采条件以及提炼银币所使用的水银的毒性,使当地的印第安矿工普遍寿命不到40岁,西班牙传教士曾把理科山称作“地狱的入口”。殖民者之后把来自非洲的黑奴驱赶到采矿业,时至今日波托西的矿工仍然是南美州被殖民者的耻辱记忆,他们说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建立在六百万波托西奴隶的尸骨上。
巴里尔银币铸造好后,被南美洲的驼羊经过两个月艰辛跋涉穿越安第斯山脉运到利马,再转巴拿马,其后西班牙宝藏舰队经大西洋运抵欧洲; 或经太平洋运至菲律宾。
马尼拉是当时西班牙海洋帝国在远东的贸易中心。明万历(1573-1620)年间在巴里尔银币大量铸造和供应的背景下,欧洲的皇室和贵族开始进口大量的丝绸、茶叶,尤其是瓷器。欧洲海洋帝国和明王朝共同建立起了以白银为中心的最早的世界贸易体系。
巴里尔银币的重量相当于三个一英镑硬币的重量,他的购买力在当时相当于2015年的50英镑,它在当时对世界各地的不同商人的作用类似于今天通行于全球维萨或万事达卡。
中国自产白银的数量相对很少,但对白银的需求很大。
1783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Empress of China)”离开纽约前往广东,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艘开往中国的美国商船。船上除了皮毛和人参外,最大的”货物“是超过2万枚的西班牙银币。
有这样一种说法:大部分货币的“元”(Dollar)的来历也和巴里尔银币有关,美洲殖民时期荷兰是西班牙的强劲对手,他们在1575年后发行了有狮子图案的银币,被称做“leeuwendaalder”。
这种略轻于当时同面值的欧洲流通的银币便被荷兰商人们用作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银币,在中东,远东和美洲逐渐散播开来,它的尺寸,纯度和价值和巴里尔银币非常接近。在英,法,荷兰在北美洲殖民开始一直到美国独立的两百多年,硬币一直处以短缺状态,这时期海盗们便把从海上劫掠的西班牙的银币大量输出到北美洲。美洲使用者对“Eight of Picecs “-巴里尔银币的发音和荷兰银币“leeuwendaalder”的发音都远没有简单发音的“Dallder”容易,渐渐的使用者把这两种货币都统一叫做“Dallder” 。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根据发音把它拼写为:”Dollar“。
《白银资本》的作者贡德·弗兰克认为1800年前的250年中国从欧洲(主要来自美洲)和日本获得了近六万吨白银(合计16亿两),占到有记录的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
有当代学者认为,明朝灭亡前的金融体系崩溃的主要诱因之一就是白银输入和其后白银价格的剧烈波动,1570年开始来自波托西和日本银矿的银币大量涌入导致了通货膨胀。明朝就是在那个时期货币本位从铜钱转为白银,1620年上述两地的银矿大幅减产又造成了通货紧缩。根据瑞德(Reid在1993年)的估计,1620年代明朝白银输入平均每年178吨,1630年代平均162吨,1640年代突然下降到89吨。此时明朝货币体系已经是刚性而脆弱的贵金属货币体系,新增货币完全依赖于外贸收入,无法自主发行主权货币调节,而且也没有现代一样的银行,最主要当然是无知,官吏们完全没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概念,富豪们窖藏大量白银退出流通领域,于是流动性突然枯竭,社会陷入了严重的货币紧缩,结果越发刺激民间窖藏白银,流动性就更加枯竭,明朝经济彻底休克了。再加上随后的小冰河期,气温跌至千年以来最低点的天灾,旱涝频繁,农业欠收,“内外交困”使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在短短20多年时间就迅速终结。
本文章由爱博文传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博文传专业从事博物馆讲解服务,为您的旅途增添精彩,请联系客服预约:电话(0044 7706784167)微信(AuseumLtd)